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全球海洋的氧气浓度正在持续下降,这会对中、上层海洋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中层海洋,海洋环境温度持续升高,且人类活动向沿岸海域输送过量的营养物质刺激浮游植物生长,会导致海洋中层最小含氧带(Oxygen minimum zones, OMZs,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60 μmol kg−1)的形成深度在未来持续变浅,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渔业经济发展产生致命影响,以沿岸海洋生态系统尤为突出。OMZ的存在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大的威胁。未来低氧区的持续扩张不仅对生活在OMZ上边界相对耐低氧的鱼和甲壳类动物的生存和生物栖息地产生直接的相关影响,还可能导致中上层/底栖鱼类/无脊椎动物的有利栖息地被压缩,改变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分布模式,因此确定OMZ的位置和范围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估与灾害事件的防范具有重要作用。OMZ形成的起始深度(depth of hypoxia, DOH)是认识OMZs对海洋生物施加影响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DOH可用于判断OMZ是否形成,其在水柱内的纵向扩张程度,以及评估其对中层海洋生态系统施加的影响,从而实现对水生生物有利栖息地变化的识别和预判。总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DOH改变将对水生生物施加的影响,并将这一影响反应在海洋上层浮游生物群落的改变上,最终可能会导致重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