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悬浮物浓度(SPM)、叶绿素a(Chl-a)和水体透明度(TD)的日内变化对近岸水体中碳循环、流场变化和二类水体的大气校正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当前研究近岸高动态水体中SPM,Chl-a和TD日内变化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海洋模式模拟数据,浮标观测数据和静止卫星反演产品。海洋数值模式可深入研究近岸水体SPM,Chl-a和TD日内变化的动力机制,但由于近岸水体的复杂水动力条件,还难以精确模拟SPM,Chl-a和TD。浮标观测数据能够高精度地获得固定位置上SPM,Chl-a和TD的日内变化,但却无法获得连续空间的变化特征。地球静止卫星遥感能够实现对地日内重复多次观测,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为近岸高动态SPM,Chl-a和TD日内变化特征与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基于国内外在近海高动态水体中SPM,Chl-a和TD日内观测的研究进展,本研究利用GOCI提供的日内8次小时级(08:30-15:30,Beijing time)高频影像可以有效观测到高动态高浊度水体中SPM,Chl-a和TD的变化特征,以GOCI观测海洋水色要素观测的基础上提升观测时间频率和时间覆盖长度。
基于2011-2018年GOCI数据,本研究得到了西太平洋海洋水体逐时、逐日、逐月、逐季节、逐年的系列GOCI SPM、Chl-a和TD产品,并得到渤海(GOB)、北黄海(GON)、苏北浅滩(GOS)、长江口(GOC)和朝鲜半岛西部水域(GOK)五个子区域的逐时、逐日、逐月、逐季节、逐年的系列GOCI SPM、Chl-a和TD产品。本研究系统性论述和表达了该区域海洋水体水色环境要素日内高频观测下数据时空分布模式,可为该领域海洋环境水体保护、渔业资源开发、水体环境动力学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